自1990年代以來,新加坡就是中國官員出國培訓的熱門地點之一,新加坡與中國多個省份每年持續展開多項技術與人才培訓交流計劃。來新加坡培訓的官員,有的是參加新加坡本地大學設立的“市長班”等培訓課,也有的是參加官方主辦“新加坡合作計劃”項目下的課程。
6月2日至15日,25名重慶官員組成的“重慶市高級官員考察團”前來新加坡參與短期培訓,主題是“經濟發展與轉型”。
在培訓中,考察團不僅參加由新加坡公共服務學院講師、外交部、交通部等政府部門官員主持的專題介紹,也參觀了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居民區、創新工業園區以及企業總部,并與新加坡議員對話。
雖然學習培訓時間只有十多天,但新加坡給考察團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記憶。
他們在這期間去了哪里考察和學習?
大巴窯、淡濱尼——以政府組屋為主,普通新加坡人居住的生活小區
新加坡城市展覽館
新加坡國立大學The Hangar創業孵化中心
新加坡制造技術研究院模范工廠
新加坡歷史老區:小印度、甘榜格南、牛車水
新加坡政府部門與機構:經濟發展局、新加坡交通部、新加坡旅游局
考察團的其中一名官員表示,在與新加坡外交部、貿工部、交通部、國家發展部等政府部門官員的交流互動中,自己了解到新加坡政府從制度設計到城市規劃,都特別注重優化營商環境和公共服務。
此外,在《鄰里探險之旅》這個實踐課程里,考察團也深度走訪了大巴窯和淡濱尼兩個社區,認為組屋周邊的地鐵站、市場、幼兒園、圖書館、俱樂部、屋頂花園等設施一應俱全、十分便利。
此次培訓主要內容涵蓋了新加坡的治國理念和政府結構、經濟發展與產業政策、創新與知識產權、城市規劃與建設、貿易與物流、鄰里社區等專題。
參與考察團的官員認為,這次學習培訓班的突出亮點是,創新了“實踐者教授實踐者”模式。他說:“很多具有實際操作經驗的新方官員和企業家,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為我們現身說法,講解了新加坡經濟發展與轉型的模式、經驗和方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學習借鑒?!?/p>
這名官員認為,重慶可以在建立高效的物流體系、開放的貿易體系、以及便利的營商環境三點向新加坡學習。
他表示,將發揮重慶的區位、產業、生態、體制四大優勢,以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為平臺,打造中新合作新亮點,不斷提升創新發展、開放發展水平,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外交部兼國防部高級政務部長孟理齊博士說,該計劃讓我國與不同國家建立友好關系,也在個人層面幫助我國官員拓展人際網絡,與外國同行建立長期的關系,這對于新加坡這個小國而言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