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好“四堂課” 答好“忠誠卷”
——學習楊軍同志先進事跡感悟
作者:崔琳
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楊軍同志的先進事跡相信大家耳熟能詳,他是“優秀法官”“全省優秀共產黨員”…,他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敢于擔當作為、永葆清廉本色,用實際行動向黨和國家、向人民、向司法事業、向黨紀國法提交了一份滿意的忠誠答卷。他是我們法院人的驕傲,更是我們青年干警學習的榜樣。作為一名法院干警,在人民法院這所特殊的學校,我們要向楊軍同志學習,上好“四堂課”,念好“忠”字訣,答好“忠誠卷”,爭做優秀法院人先進代表。
上好“政治課”,堅定信念忠于黨。政法姓“政”,政法隊伍作為黨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要始終把牢對黨忠誠的根與魂。楊軍同志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的忠誠,無論何時,他始終未忘初心與使命,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忠誠履職,把做好審判工作視為使命和責任。行程萬里,初心如一,我們每一位法院干警,無論身處何職,都應該牢記初心和使命,上好政治教育這堂必修課,錘煉自己忠于黨、忠于國家的政治品格,以行鑒志,切實擔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事業建設者、捍衛者的職責使命。
上好“宗旨課”,牢記初心忠于民。忠于人民是政法隊伍的初心與使命,作為一名公務員,一名黨員,要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楊軍同志是一個鐵面人,他嚴格辦案,始終把習總書記“四個最嚴”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到每個案件中,確保案件實現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統一;楊軍同志是一個溫暖的人,他嚴格辦案又不失司法溫度,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的為民情懷展現在溫情裁判中、融入于苦口婆心中、體現在悉心調解中。我們法院人要向楊軍同志學習,做服務人民的暖心人,擔當起為民服務的“店小二”,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做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滿意的事做起,執劍公平正義,當好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上好“實踐課”,勇于擔當忠于業。法院工作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一份拿工資的職業,更是為民服務的崇高事業,應在擔當中有所作為,在實踐中彰顯擔當。面對困難,楊軍同志迎難而上,敢于擔當,始終保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為了啃下“硬骨頭”、拔掉“釘子案”,“五加二”“白加黑”是楊軍同志的工作常態。反觀我們在工作中,常常有畏難情緒,不敢創新理念思路,改進工作方法,一怕擔責,二怕問責,相反減弱了法院隊伍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工作中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在所難免,我們要像楊軍同志那樣善于思考、攻堅克難,做到不用揚鞭自奮蹄,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結合起來,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經驗,用最好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做忠于司法事業的踐行者。
上好“法紀課”,嚴于律己忠于法。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成為全黨唱響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說本次教育整頓就是對政法系統的一次大“體檢”。楊軍同志在工作生活中,嚴于律己、不徇私情,始終做到守住本分、守住底線;對待家人,他提出“三不準”要求,拒絕人情干擾;對待當事人、律師,他提出“有話在法庭上說”,從不把判決當人情。作為一名青年干警,要正確認識黨紀法規的作用,它不僅是約束行為、用權履職的“緊箍圈”,更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安全帶”。我們要向楊軍同志學習,做一名守護黨紀國法的接班人,向黨和人民提交一份忠于法紀的答卷。
作為一名新時代政法干警,我們要積極學習英模們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司法事業、忠于法紀的高尚品格,將無限的熱忱、滿腔的熱血、全部的精力投身到司法事業中,努力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讓每一個案件都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考驗,做一名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法院人。
【作者:崔琳】
原標題:《教育整頓·心得體會丨上好“四堂課” 答好“忠誠卷”——學習楊軍同志先進事跡感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