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工作動態
> 正文
共建女曲國少多方共贏 揚中一中體教結合結碩果
發布時間:2013-08-27
信息來源 : 華奧星空
圖為國少隊領隊陳華為隊員頒獎
華奧星空訊 與手曲棒壘球中心、中國曲棍球協會共建女曲國少隊四年來,揚中一中實現了教育與體育的成功結合,在“體教結合”的探索之路上譜下新篇、碩果累累,學校自身獲得快速發展,女曲國少隊也為專業隊輸送了不少高質量的后備人才,參與各方實現了多方共贏。
曲棍球促成兩校合并體教結合
揚中市是長江沖積而成、是除了崇明島之外最大的一個江心島,四面都是長江,但人們往往只知道崇明島、而不知道揚中市。故事起源于1986年,這一年揚中市建了體校,現任女曲國少隊領隊、揚中一中書記的陳華當時就在這個體校工作。
陳華介紹說:“一開始是一個獨立的學校,雖然也由教育系統負責,但是體校里面學習氛圍畢竟不很濃厚,家長都不愿意把小孩往體校送,招生、選材遇到很大問題。”
面對這樣的情況,2000年體校并入揚州一中,體校希望利用揚州一中的場館、場地,課外活動以后就可以進行訓練,其他的學生可以在其他場地進行一些技能培訓;學生生活條件也得到提高、住宿條件非常好,但后來發覺簡單搬家式的合并還是不行。“家長依然不愿意把孩子送到體校來:我的孩子還沒有差到要去體校,還是不認可,就只能找到一些比較差的學生、維持了幾年,我也就當了幾年‘維持會會長’。”提到當年的經歷,陳華笑了起來。
后來揚中市教育局也采取了很多辦法,還給予了家長們很看重的升學保障政策,陳華進一步說:“比如在升學政策上、在初中升高中上,除了重點高中必須有文化分數的要求,其他的普通高中你想上哪一個都可以,教育局甚至跟家長簽訂協議。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一些問題無法解決:體校的整體學習氛圍不行、另外對老師的評價也很難。”
陳華不愿意這個“維持會會長”就這么當下去:“后來覺得老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要爭取往普通學校方向發展,后來在分管市長、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把曲棍球引入進來,當時江蘇只有無錫和常州兩支隊伍,還不能組成省運會比賽,后來在常州武進方面的幫助之下,把隊伍拉起來了,曲棍球隊伍拉起來之后,我們發現這個項目很有意思,2005年就建起了小場地。”在此期間,陳華希望能夠與揚中一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并,但是揚中一中沒有同意。
“2006年承辦了一個全國青少年比賽,當時隊伍比較少、女子比賽只有12支隊伍,那一年經過好好抓我們拿到了普通中學組的第一名,拿到冠軍,領導們非常重視。”陳華說。這個冠軍也給兩校真正合并帶來了一次寶貴的機遇。
揚中一中的校長在觀看了曲棍球比賽后很感興趣,也想辦一個體育班。陳華說:“他從這個項目里看到了學校的發展機遇:依靠這樣一個優勢項目可以跟外界有很多的交流,一個普通學校交流圈子很小、而且要主動去跟別人交流才能走出去,我們是全國冠軍隊、人家對我們很尊重,我們有一片小場地、北方的隊伍就愿意到我們這里來冬訓,隊伍與隊伍之間建立了一個長期的友誼,比如遼寧營口、撫順、內蒙等都到我們這里冬訓,一下子在曲棍球界的影響力也大起來了。”
于是雙方決定正式合并:2007年,體校把隊伍合并到了揚中市第一中學。
文化課成績與運動成績相得益彰
陳華講述了合并后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合并以后,校長的定位就不一樣了,這幫孩子怎么辦?要為這幫孩子的前途去考慮,教育的功能不僅僅是去拿成績、‘育人’才是第一位的,要全方位的去培養孩子、思想道德素質、文化學習、專業能力這幾個方面都要培養,用普通學校的要求去要求運動隊,同時在運動隊我們也強調要為學校爭光,教練們也要為學校的整體發展去考慮,為學校的發展目標做貢獻。這樣,才能真正融為一體。”好在大家很快就“育人”這一共同目標達成一致——而這一步至關重要!
“目標確定了,每個年級設置一個體育班,文化課老師是教一個普通班、再教一個體育班,這樣老師就能有一個比較,2年下來,體育班的隊員跟其他班級相比較常規管理考核每年都是先進集體,因為運動員的集體觀念比較強,參加各種活動有明確目標,團隊意識也比較強,經??己硕荚谇懊?,宿舍里面整整齊齊、半軍事化管理,文化學習上只要原來基礎好的、在體育班也不會差下去,經驗就是你要給他們時間,每年都有隊員憑借文化學習的成績達到揚中最好高中的錄取分數線。”說到孩子們成績的提高,陳華非常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