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6 日至 17 日,國際船海領域迎來一項盛事,第五屆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創新與合作會議(ICNAME2021)暨首屆國際船舶智能與自主航行技術論壇在哈工程召開,全球 15 個國家船海專家在 " 云端 " 相聚,共同謀劃加速推進船舶智能化、無人化、數字化、低碳化等前沿創新技術,發起建立 " 船舶智能與自主航行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 " 的倡議推動國際船海領域科技進步。
哈工程黨委書記高巖介紹了近年來學校在船舶與海洋領域的創新與合作情況,闡釋了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希望大家能夠通過 ICNAME 合作平臺,加強智能船舶、綠色船舶領域科學技術攻關,攜手解決船舶行業低碳化轉型遇到的技術瓶頸,通過建設 " 船舶智能與自主航行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 ",打造集國際化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成果轉化于一體的國際化協同平臺,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
本次會議線下共設哈爾濱工程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俄羅斯交通大學等多個分會場,線上則以中英雙頻道向全球直播大會盛況。在為期兩天的會程里,會議召開了國際船舶智能與自主航行技術論壇、綠色船舶技術論壇、船舶與海洋工程青年創新論壇等分論壇,共做報告 31 場。
報告人就智能船舶現狀及發展趨勢、綠色船舶前沿技術的相關研究情況進行了分享,內容涉及自主航行船、綠色低碳能源等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的行業需求及前沿科學問題。線下會場近千人參加,網絡直播播放量達到 3000 余人次。
由哈工程牽頭組建的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創新與合作組織(ICNAME)自 2015 年 6 月成立以來,得到了國內外業界的廣泛響應和支持,理事會單位和觀察員單位數量不斷增加。經過五年的發展,現已有中、俄、新、法、英、日、韓、烏、葡、泰等近 20 個國家的 70 家理事單位和觀察員單位。
成立以來,ICNAME 著力搭建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促進和加強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究領域知名高校、研究機構、行業單位之間在科學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資源共享的相互合作和共同發展,為推動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的創新與發展及研究成果在工業領域的轉化與應用做出了積極貢獻。
值班主編 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