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召開四年來,平臺帶動效應不斷提升,更多的企業將產品展示延展到熱點話題討論,低碳、綠色是本次進博會期間熱度最大的關鍵詞。
去年進博會以來,“法中生態城俱樂部”都會在展會期間舉辦研討會,為中法兩方生態和能源方面的公司提供平臺交流解決方案。
今年的研討會以“低碳城市解決方案”為主旨,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第二十六次會議(COP26)召開之時,討論這一話題,正逢其時。
法國駐華大使館經濟事務公使銜參贊江峰(Jean-Marc Fenet)在研討會上介紹稱,低碳解決方案和可持續城市是法國氣候戰略的核心,而基于這一戰略和概念,法國公司已經具備強大的專業知識。
法國駐華大使館經濟事務公使銜參贊江峰(Jean-Marc Fenet)
法國駐華大使羅梁(Laurent Bili)稱,法方對于COP26的期望很高,希望能夠達成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限制在1.5攝氏度的目標,最終實施各國承諾的《巴黎協定》。
羅梁還稱,習近平主席在2020年9月聯合國大會上的聲明體現了中國應對全球變暖的承諾。此后,中國先后發布的關于峰值排放和氣候中和的意見,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動計劃,成為中國未來氣候行動的關鍵文本。而實現這些計劃必須通過城市的脫碳,這是全球至少70%的排放源。而法國公司憑借其國際公認的專業知識,可以與中國伙伴協同合作。
羅梁表示,氣候問題需要采取具體行動。對此,習近平主席和馬克龍總統在最近的交流中都強調了加強兩國合作的重要性。這種合作涉及政府、大學間合作,但最重要的是,必須通過法國公司與中國公共或私人合作伙伴之間的具體項目轉化為現實生活。
法國駐華大使羅梁(Laurent Bili)致閉幕詞
同濟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李鳳亭表示,氣候變化問題已經上升為國際政治核心問題,將可能顛覆世界發展模式。歐美國家通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基本達到碳達峰。與此同時,必須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在低碳發展方面,中國的最大優勢在于制度,中國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實施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和能源強度控制雙控的國家,而基于中國制度和政府的支持,中國將能夠通過能源革命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談及中法合作前景,李鳳亭稱,中法兩國雙邊貿易額持續增長,去年已接近700億美元,但兩國合作仍有很大發展空間。除兩國間加強合作之外,中法兩國可攜手開拓非洲市場。
隨后,中法兩國專家還就“城市低能耗、環境友好的解決方案”和“城市吸引力、風險抵御力和智慧化的提升方案”兩個主題展開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