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應用技術大學成立于1991年,是全德唯一開設界面設計的學校,交互是優勢;也是勃蘭登堡的唯一開設建筑學與城市設計專業的學校。設有建筑、設計、信息、社會等學院。與波茨坦大學合作開設歐洲媒體學本科和碩士專業。學生可以參與勃蘭登堡所有大學的課程。
奮斗兩年,進了個99%的人都不知道的學校。在你看來也許不可思議,但在“留德華”圈子里,這不稀奇。
今天梨就想勸一勸各位——
你想去德國挑戰 nightmare 模式?
看看這篇文章,冷靜一下先。
因為德國院校,申請難度特別 大!
1
招生有限,僧多粥少
德國的院校都是禁欲風,很少擴招,所以坑位有限。國際生少——亞洲人更少——中國人更更少。
上下滑動,看更多吐槽
@一只梨導師·王瀟 | 不來梅藝術學院 HFK
“學校有30%的國際生,其中亞洲臉占10%左右(也就是全校3%)。但來德國的中國人以每年兩千的人數在遞增,其中學設計的比例非常大?!?/p>
@一只梨導師·趙婧 | 魏瑪包豪斯大學 BUW
“產品系十年只有五個中國學生申請成功,我那屆我是唯一的中國人?!?/p>
@一只梨導師·鄧宇航 | 柏林藝術大學 UDK
“我個人是不相信「錄取國際生比例」這種說法的,我相信靠實力和天賦說話。但是中國人占比確實少,這幾年每屆只有一兩個左右,整個校區加上本科學生中國人應該沒有超過六個?!?/p>
2
英雄難過語言關
德國也有英語授課,但如果你偏好的學?;驅I是德語授課的話,那只能乖乖去考德???。我們英語從小學到大,雅思6.5照樣難倒一片人,半路出家學德語的難度可想而知。
上下滑動,看更多吐槽
@一只梨導師·鄧宇航 | 柏林藝術大學 UDK
“語言會帶給你很大的麻煩,輕則耽誤進度,重則打擊自信?!?/p>
@一只梨導師·王瀟 | 不來梅藝術學院 HFK
“很多人都在面試階段被拒,原因大多數就是教授講的德語聽不懂,以至于答非所問。
德語很難,別問我為什么。你能體會聽完一整句話最后才出動詞的感覺嗎?你知道那些陰陽中性的詞性沒有特別的規律嗎?學德語最終熬過來的,都是真的猛士?!?/p>
3
教授口味,難以捉摸
很多學霸申請之前信心滿滿,結果出來淚眼汪汪。德國教授口味專得很,不對胃口的你牛逼上天也沒用。
@一只梨導師·趙婧 | 魏瑪包豪斯大學 BUW
“德國題目比較怪,不是綜合素質好就一定成功,教授不會招帶不了的學生,關鍵還是契合度?!?/span>
@一只梨導師·王瀟 | 不來梅藝術學院 HFK
“來德國之前以為這兒和國內一樣,總有大學會要我的,但后來發現這個想法太天真、太低估德國大學的錄取體制和原則,以至于后來等了一年才申到了學校?!?/p>
被拒到懷疑人生
然而要是看對眼了——
@一只梨學員·鹽鹽 | 漢堡美院 HFBK
“第一年被哈勒和奧芬巴赫無情拒絕,結果第二年被漢堡美院免面試錄取~”
綜上所述,申請德國院校的時間跨度很隨緣,像文章開頭那位同學的境遇并不少見。
去年
今年
為你們點播一首歌:
那有的同學就要說了:老子就是那個最貼合教授方向,而且專業賊強,英德雙修的天選之子!好的陳獨秀,你先坐下。
接下來是 入學后的新一輪歷(zhé)練(mó)。
a
面子歷練
德國設計明明6得飛起,且設計院校林立,但說起“全球頂尖設計院?!?,誰會第一時間想到德國的?
元首:干!Nein??!
可人家就愛低調你能咋辦。本來 ha(高)ha(高)ppy(興)ppy(興)拿下 Offer,到飯桌上的互吹:
——那誰家的女兒從英國皇家什么學院回來了哇,你兒子今年要去哪里???
——白湖。
氣氛秒涼。
@一只梨學員·王子秋旻 | 科隆設計學院 KISD
“國內很多人以為我讀了個野雞大學
?!?/p>
b
友情歷練
你心里想:好吧外人不懂無妨,我和同學一起玩~
德國人給人的第一印象絕不是“友善”。想和德國同學交朋友?沒實力的話,只會收獲職業假笑.gif。梨在這佩服一下留德華們的強心臟。
上下滑動,看更多吐槽
@一只梨導師·趙婧 | 魏瑪包豪斯大學 BUW
“德國人只尊重強者?!?/p>
@一只梨創始人·Tony
“去德國考察,拍了幾張校園的照片,被保安攔住,必須給他過目,他不滿意都得刪;陰雨天和食堂大媽講英語,她的表情比天氣更陰沉?!?/p>
@一只梨導師·王瀟 | 不萊梅藝術學院 HFK